产品概述
矿山案例避险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简介及功能实现
◆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一是“测”, 即检测各种环境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案例装置、报警装置、生产设备、执行机构等。
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可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煤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避险的预警作用。
◆并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技术先进、运行稳定、设计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并下紧急避险系统
矿山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有自救器、救生舱、避难所(避难硐室)。
自救器:在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供井下人员佩戴脱险,可免于中毒或窒息死亡。
救生舱:将其放置于采掘工作附近,当煤矿井下突发重大事故时, 井下遇险人员在不能立即升井逃生脱险的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进入救生舱内等待救援。
避难硐室:建立在矿井井下各危险:I作区域的密闭空间,依托矿井巷道构筑而成,具备很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
硐室内提供生存的氧气、水、食物、急救药品、废气处理等设施。当灾变发生时,遇险人员可迅速躲进避难硐室等待外部救援,是降低遇险人员伤亡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挽救井下幸存人员的生命具有积而重大的意义。
避难硐室性能介绍:
◆防护
◆氧气供给保障
◆气幕喷淋正压
◆环境监测
◆通讯系统
◆供电及照明
◆供水
◆人员生存保障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由空气压缩机、井下压风管路及固定式性自救装备组成。当发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预兆出现时,工作人员入压风自救装置,可打开压气阀避灾。
◆矿并供水施救系统
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井下各作业地点及避灾硐室(场所)处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
井下供水管路采用钢管材料,设置三通及阀门。
◆矿并通信联络系统
采用调度通讯系统、无线通讯系统、语音广播系统相结合的矿井通信联络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矿井抗灾应变能力,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并通过矿井应急撤人演练,验证了矿井综合通信联络系统在矿井生产中应用的优势,为企业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撒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提供信息保证。
